樂高跨足電玩 要堆高獲利
‧聯合新聞網 2009/09/07
曾是最佳玩具品牌的丹麥樂高公司(Lego),五年前因虧損嚴重遭遇瀕死經驗,但近年來大幅改變產品與經營策略,藉電影授權產品起死回生,還跨足虛擬實境和電玩遊戲,獲利可望加速成長。
曾是最佳玩具品牌的丹麥樂高公司(Lego),五年前因虧損嚴重遭遇瀕死經驗,但近年來大幅改變產品與經營策略,藉電影授權產品起死回生,還跨足虛擬實境和電玩遊戲,獲利可望加速成長。
樂高在2004年虧損3.44億美元,經五年勵精圖治後,銷售成長達兩位數,獲利大幅增加。現在樂高貨架上的大部分玩具以好萊塢電影為主題,美國市場的許多暢銷單品,包括星際大戰和印第安那瓊斯系列,靈感都來自大螢幕特效和暴力情節,和過去講求想像力的遊戲大不相同。
業界獨立分析師穆勒(Lutz Muller)估計,樂高的美國銷售有60%是授權商品,是五年前的一倍。
不僅玩具不同,公司也改頭換面。2004年從麥肯錫顧問公司(McKinsey)顧問轉任樂高執行長的納斯托普(Jorgen Vig Knudstorp)明白指出,樂高若想成功,除製作優質玩具的成就感,獲利是必要條件。
目前樂高員工的薪酬與管理階層的關鍵績效指標(KPI)結合。公司並鼓勵設計新玩具時,要節省成本,現在開發新玩具時間已減半,一些新產品從構想到裝盒上市只花一年。
樂高上個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開設第一家概念店,家長可帶小孩前來參加生日派對,或專家指導課程。今秋巴爾的摩會開另一家店,樂高計劃在年底前將零售店從2007年的27家拓展到47家。
電玩遊戲對樂高的重要性與日俱增。該公司新的虛擬實境遊戲樂高宇宙(Lego Universe)2010年將在出現在網路上,小朋友可以扮演樂高遊戲中的角色,並以虛擬積木建造各式玩具。
樂高並和華納兄弟公司(Warner Brothers)商談,要以樂高為主題,拍攝融合動畫的動作片,提振樂高品牌。雖然拍片所費不貲,是一大風險,加上樂高過去的獨特風格可能不保,令市場憂慮,但至少短期來看,效果不錯。
Needham公司分析師麥戈溫說,全美去年玩具銷售下滑5%,為30年來最糟的耶誕購物季,但樂高2008年銷售激增18.7%。該公司持續創佳績,今年上半年銷售更較去年同期銳增23%。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季晶晶/綜合外電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